刑事执行检察|泰来县人民检察院建设监管场所独立监控系统,提升监督质效
时间:2023-10-26
来源:办公室
作者:刘婷婷 鄂丽敏 孟岩
录入:王瀚
审核:刘世刚
以数字检察为依托
寻求治本方案解难题
监管场所原有监控系统使用受到兼容性、流畅性、扩容性等诸多因素影响,常常出现系统断网现象,严重影响制约派驻检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。针对这一问题,泰来县院精心谋划,高标准完成了建设独立监控系统的工作。
一是强化沟通,与被监督单位达成共识。泰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先后与县公安局局长、看守所所长进行座谈会商,结合监督工作实际,阐明驻所检察室独立监控系统设置的必要性及工作需求,并到看守所实地察看,确定项目需求,最大限度争取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。二是实施“一把手”工程,拧紧责任链条。经党组研究决定安装独立监控成立建设领导小组,形成检察长“亲自抓”、分管检务保障副检察长“具体抓”、刑事执行检察部门、技术部门、财务部门互相“配合抓”的工作模式。分组实施“制定改造方案”、“确定施工点位”,“完善配套设施”等各项工作,推动独立监控系统建设迅速有序进行。三是统筹安排部署,把有限经费花在刀刃上。高检院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监管场所监控信息联网的通知》中有关监控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标准较高,泰来县院在没有专项资金支撑的前提下,党组决定全力投入,通过多方询价,把项目预算压到最低,并挑选值得信赖的企业,严格挑选施工人员,开展进场前安全培训,共投入资金12.7万元,购置了高清监控摄像头93台。所有设备均达到或超过高检院技术指标要求标准。
上下齐心内外联动
高标准完成监控联网工作
市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、检察与信息化部主动发挥能动性,积极开展对下指导。在泰来县院推动建设独立监控系统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引领作用。
一是专业技术支持保障施工质量。结合高检院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与监管场所监控信息联网的通知》要求,市院检察与信息化部实地踏查看守所功能用房、技术设备现状,将高检院要求与各院监督工作实际需要相结合,提出建设意见,规范设置监控点位,科学合理布线,最大程度的节约经费和缩短施工周期。并多次现进行现场指导,对设备技术指标是否达标,施工方案是否合理规范开展具体督导,确保施工符合高检院技术指标要求。二是多部门联合推进工程建设。经市院检察技术与信息化部、县院党组审定施工方案后报送市院,专门工作小组与施工方密切配合,按照“围补”结合的规划思路,高标准开工建设,与此同时尽量避免对看守所正常监管秩序造成影响。三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监控运行。建成后的独立监控系统形成了看守所监舍、禁闭室、会见室、提审室、医务室、值班室和围墙等全覆盖、无死角的监控圈,在技术指标上实现了包括视频信息采集、监视、控制、存储、检索、回放、复制、转存、刻录等功能。制定了《驻所检察室监控室管理制度》、《驻所检察室监控室工作人员职责》、《驻所检察室干警操作独立监控系统培训制度》,严格落实保密工作制度,做到规范运行独立监控系统。
充分发挥监控优势
助力法律监督显实效
独立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后,有效促进派驻检察室监督质效提升。
一是利用优质资源,发现问题排查隐患。先进的独立监控系统具备画面保持更久、清晰度更高、音质更流畅、系统更为稳定、存储时间长等特点,监控点位实现了看守所内全覆盖、无死角,有效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发生。二是设立专人专岗,保障运行获取信息。独立监控系统的多功能运用,不仅能够清晰捕捉实时监控画面,而且能够随时回放查看录像,监督看守所严格规范各项执法活动,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,促进监管场所严格执法、文明管理。三是积极践行新理念,促进监督实现双赢。独立监控系统与看守所监控系统形成相互补充,不仅能够提升检察监督效能,而且更能促进监管场所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升,有效促进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,实现法律监督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效果。